中華文化工作坊

食育潤心,文化傳承:開啟中小學生中華文化體驗新課堂

在全球化浪潮中,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真正理解並熱愛自己的文化根脈?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不應只存在於課本的鉛字之中,更應成為孩子們可感、可觸、可嘗的鮮活體驗。

我們深信,美食,是通往文化認同最親切、最生動的路徑。

為何要將中華文化融入中小學教育?

文化是民族的基因與靈魂。對正處於人格與價值觀形成關鍵期的中小學生而言,系統性地接觸中華文化,絕非簡單的技能學習,而是一場至關重要的 "根性教育" 。它能幫助孩子:

建立文化認同感與自豪感

瞭解祖先的智慧與生活方式,感知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,從而樹立堅實的文化自信。

培養專注、耐心與協作的品格

許多傳統文化活動所要求的匠心與協作,是絕佳的"生活教育"。

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

讓珍貴的文化記憶在新一代手中"活"起來,避免傳統與當代生活的脫節。

為何選擇"烹飪"作為文化學習的載體?

相較於單向的知識灌輸,"烹飪"是一種多感官、沉浸式、富有成就感的學習模式,其優勢無可替代:

孩子们在厨房学习烹饪

1 生動有趣,超越課堂

將廚房變為教室,將食材變為教具。孩子們在親手製作青團、月餅、粽子的過程中,自然理解了清明、中秋、端午的節氣、傳說與習俗,知識變得具體而深刻。

烹饪中的多学科知识融合

2 融合多學科知識

一次烹飪體驗,巧妙融合了歷史(飲食演變)、地理(物產分佈)、科學(食物發酵、熱傳導)、數學(計量配比)乃至文學(菜名典故)知識,是實現"跨學科學習"的理想平臺。

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食物

3 成果可觸,增強自信

親手完成一道美味所帶來的成就感,是任何試卷分數都無法比擬的,能極大地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與自我效能感。

我們精心設計一系列以中華傳統節日為核心的烹飪與烘焙課程,配備專業導師與安全設備,將文化講解、動手實踐與創意表達融為一體。我們誠邀香港各中小學攜手,將這份"有滋有味有型有格"的文化課程帶入校園,共同為學生們打造難忘的學習經歷,讓文化傳承成為一場最酷的青春實踐。

香港潮流文化與中華傳統藝術工作坊

中華文化工作坊提供了一個平臺,讓參與者不僅能實踐傳統藝術,還能通過導師的講解和互動學習,增進對中華文化的認識與理解。這種深入的瞭解有助於打破文化隔閡,促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交流與尊重。

以節日為綱,文化為魂:圍繞春節、元宵、清明、端午、中秋、冬至六大核心節日,設計主題課程,同步講解歷史淵源、飲食哲學與禮儀規範。

春节工作坊 - 挥春曲奇制作

春節單元·「喜慶團圓·年味工作坊」

實踐工作坊:

揮春曲奇工製作、或蘿蔔糕及醒獅鳳梨酥工作坊

文化焦點:

講解節的團圓、祈福文化,以及各類食物的象徵意義

元宵节工作坊 - 手工汤圆制作

元宵節單元|燈影下的團圓

文化焦點:

賞燈習俗與"圓"的哲學

實踐工作坊:

手工湯丸

清明节工作坊 - 创意双叶青团

清明節單元·「春韻·舌尖上的青團」

文化焦點:

理解清明踏青、嘗春的時令飲食文化,認識艾草等天然食材。

實踐工作坊:

創意雙色青團

端午节工作坊 - 粽子制作

端午節單元·「粽夏之時·技藝傳承」

文化焦點:

介紹端午節的起源、屈原的故事及各地粽子的特色。

實踐工作坊:

蛋黃鹹肉粽及鹼水粽

中秋节工作坊 - 月饼制作

中秋節單元·「月滿人圓·餅承心意」

文化焦點:

探討中秋的月亮崇拜、家庭觀念及分享文化。

實踐菜品:

月餅工作坊(冰皮月餅/傳統月餅)

冬至工作坊 - 手工饺子制作

冬至單元·「暖冬饗宴·養生之道」

文化焦點:

闡釋冬至"陽氣初生"的養生哲學及"冬至大如年"的習俗。

實踐菜品:

學習製作手工餃子

香港潮流文化工作坊

春节工作坊 - 挥春曲奇制作

九龍城寨食用畫工作坊

元宵节工作坊 - 手工汤圆制作

黯然銷魂飯工作坊

清明节工作坊 - 创意双叶青团

「奶茶實驗室:港式絲襪奶茶製作」

端午节工作坊 - 粽子制作

港式蛋撻製作

中秋节工作坊 - 月饼制作

菠蘿包及菠蘿油製作

端午节工作坊 - 粽子制作

北菇豬肉燒賣工作坊

活動圖片

課程活動查詢

    姓名/公司名稱*

    電郵*

    電話*

    課程查詢*

    活動人數*

    如何找到我們?*

    查詢內容